展覽主題 乘東風——中國畫名家迎新展 參展藝術家 張仁芝 老 甲 劉曦林 姜寶林 郭石夫 龍 瑞 師恩釗 胡 石 王 珂 孫震生 主辦單位 北京瀚唐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書畫院 北京榮煌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北京永城企業商會 藝發星耀時代美術館 北京九州文博書畫院 學術主持 劉曦林 展覽策劃 朱琳 閆春玉 展覽時間 2021年12月25日——12月30日 開幕時間 2021年12月25日 10:00 開幕地點 北京國際飯店中國律師博物館(三層) 序言 東風勁吹,江山壯麗,在此大好形勢下,我們推出“乘東風”畫展,以表示畫家文化自覺、自信之心愿。 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由劉曦林先生擔任學術主持,北京瀚唐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畫壇對話錄》已歷六度春秋,對話近百位畫家,至今已播放九十六集節目,觀眾點播近億人次。節目談古論今,兼及中西,總結藝術規律,交流創作經驗,積淀美術史料,促動走向高峰,受到廣泛好評,產生強烈反響。 值此辛丑、壬寅歲序更新之際,春風拂臨中華大地,北京畫友藝術交流中心聯合北京瀚唐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特邀請十位著名畫家,推出精品數十幅,獻給虎年新春,獻給熱心觀眾,以期把《畫壇對話錄》辦的更好。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讓我們乘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東風,貫徹第十一次文代會精神,傾初心共畫新時代,創宏圖爭攀新高峰! 參展畫家介紹 參展畫家張仁芝
張仁芝,1935年生,天津市薊縣人。196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受業于蔣兆和、葉淺予、李苦禪、李可染、宗其香等教授。畢業后到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向秦仲文先生學習傳統山水畫理論和技法,又向溥松窗、關松房學習傳統筆墨技巧。數十年來重視寫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創作中堅持從生活感受出發,從個性化視角發現大自然的美,并以個性筆墨語言提煉概括。畫面注重發揮書寫韻味,形成中西融合、以中為主的藝術風貌。作品既有鮮活的時代氣息,又有傳統文化意蘊,F為北京畫院退休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 參展畫家老甲
老甲,本名賈浩義,1936年生于河北省遵化縣雞鳴村。1961年畢業于北京藝術學院,北京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美協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特約創作顧問,中央文史館書畫院藝委會委員,老甲藝術館館長。 老甲從藝幾十年,不斷修正步履,使之歸于“一,”即“以我法寫我心 ”追求強悍、渾厚、博大富于現代意義的中國畫大寫意風格,世人稱“非常大寫意”。 參展畫家劉曦林
劉曦林,1942年生,山東臨邑人。1978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碩士研究生;1981年起,于中國美術館從事美術史論研究、書畫創作,為研究館員,歷任研究部副主任、主任。為中國畫學會創會常務理事,《美術》編委,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中國美協蔣兆和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仁美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出版專著:《蔣兆和論》、《中國畫與現代中國》、《20世紀中國畫史》等。其中《20世紀中國畫史》榮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金獎。 兼事書畫創作,出版有畫冊《水墨清韻——劉曦林書畫小品集》、《劉曦林藝術印記》(四卷)、《披圖展卷》、《故鄉月明——劉曦林藝術館作品集》等。 參展畫家姜寶林
姜寶林,山東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由潘天壽、陸維釗、陸儼少、顧坤伯親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F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李可染畫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國際獲獎:曾榮獲“1992第26屆蒙特卡洛現代繪畫世界大獎賽”大獎---大公政府獎;獲1999年美國佛爾蒙特國際藝術創作中心富瑞曼國際藝術基金會藝術創作一等獎;2017年瓷板畫作品《東方之韻》獲英國劍橋大學徐志摩詩歌藝術節大獎—終身成就獎“銀柳葉獎”。 國內獲獎及其重要活動: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2016年9月,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筆墨語言的現代性進程:從黃賓虹到姜寶林”高層國際專題研討會暨姜寶林筆墨語言特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參展畫家郭石夫
郭石夫,一九四五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 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并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于戲曲上造詣尤深。 郭石夫先生的花鳥畫博綜集粹、淵源廣大。 其畫風沉雄樸厚、古雅剛正,磅礴而不染獷悍之習,灑脫而內具堅貞之質。 凡一花片葉、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備極情態,實為中國當代大寫意花鳥畫領域樹立一代典范。 郭石夫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審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參展畫家龍瑞
龍 瑞,1946年生,四川成都人。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為李可染先生研究生。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任中國國家畫院院長,F為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院長、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館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參展畫家師恩釗
師恩釗,北派山水藝術中心主任,中國畫都北派山水研究會會長,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特聘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多次參加中國美協等主辦的各種美展并獲獎。為國家重要場所創作大型作品三十余幅,布置在中央辦公廳,國務院,人民大會堂,APEC國際會議中心,鳥巢國家體育場等。 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20余次。經常參加國內外各種交流活動。出版《大紅袍》等專輯畫冊數十種,各種報刊作封面人物數十次。多年來致力于傳承歷史上北方山水畫派的精髓,在傳統和創新的交匯中走一條自己的路,以其獨特的畫風開創新北派山水之先河。并且廣泛宣傳新北派山水的時代精神,組織舉辦多次《北派山水名家畫展》等大型活動,多次開辦《北派山水高研班》,組建北派山水的創作隊伍。十幾年來,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被社會公認為當代北派山水的領軍人物。在藝術界首位被央視《中國品牌影響力》欄目邀請做客訪談,被命名為新北派山水的奠基者,并達成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參展畫家胡石
胡石,一九五七年出生于山東臨沂,一九八零年畢業于山東輕工美術學校,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九年分別深造于中國畫研究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就職于臨沂畫院,受聘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參與“新文人畫”歷屆展覽暨學術研討會,水墨聚焦/泰國、日本,美國等巡展。出版個人專集數十卷。 參展畫家王珂
王珂,1960年生,山東濰坊人。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美協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 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專業碩士研究生同等學歷班,師從韓國榛,2002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首屆中國畫專業博士課程研究班,師從盧沉、張立辰。1993年于北京畫院進修一年,導師王明明,2008年于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學一年,導師馮遠。 作品曾參加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多次參與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多幅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收藏。 參展畫家孫震生
孫震生,字:雨辰 1976年生于河北唐山。北京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美協全國中國畫展覽評委,碩士研究生導師。 2004年《春天的約會》獲首屆中國畫電視大賽工筆人物組金獎 2007年《五月陽光》獲全國“2007百家金陵畫展”金獎 2009年 《回信》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中國美術獎·創作獎-金獎” 2011年 《新學期》獲全國第四屆青年美展優秀獎。 2012年 《收獲金秋》參加《東方彩韻--中日建交40周年-中國工筆畫、日本畫當代精品大展》并獲金獎。 2015年 《霜—晨—月》獲第五屆全國青年美展優秀獎。 |